房屋养老金,辟谣了……
文/住浙网 艾维
这几天,房屋养老金的话题冲上了热搜,有人把它解读为变相的“房地产税”,这当然是“野生专家”带偏所致。还好,住建部及时辟谣——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不增加群众负担,也不会减损个人权益。
PART
1
无论从哪个维度,这些都是有益的探索,且还在试点,显示出上头对此的重视。但自媒体时代,带偏节奏往往只需一篇“小作文”,有博主对此解读——房屋养老金就是变相的房产税,还计算每年因此要缴多少钱……
住建部不敢怠慢,迅速辟谣,在8月24日刊出了专家解读文章:“目前,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的款项来自于公共资金,按照“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的原则,由地方政府探索资金筹集渠道。因此,此次建立的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不会加重业主负担。”
争议可暂告一个段落,在相关细则出来之前,还有一些问题需厘清:
a、房屋养老金分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那今后什么情况下动用公共账户,什么情况下动用个人账户,申请的流程有不同吗?
b、房屋维修基金的低效率确实令人诟病,眼下一些城市出台了“绿色通道”,正逐步提高使用效率,改成房屋养老金之后,是不是又得推倒重来?
c、公共账户的资金如何筹措。是从地方财政收入切一块作为启动资金,还是从土地出让金划出一块,需要明示以安抚民心。(小编:写完此段,看到住建部相关司局负责人的解答,基本释疑上述问题。请关注最后的附文)
PART
2
房屋维修基金为啥败走麦城?这事情值得好好反思。
房屋维修基金使用难,有这些个原因:
涉及业主人数众多、组织书面表决工作量大;业主对资金使用的担忧和不信任;此外,流程手续繁琐、使用范围限制、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也增加了使用难度。
翠苑北二区实景图住浙网摄
眼下,每个小区拥有数百到数千名业主,组织书面表决征求意见任务繁重。如果使用这个钱需要每户业主投票赞成,说白了,还不如不投票。
年初,杭州有过一波“原拆原建”的热度,如今声音寥寥,究其原因就卡在这“须每户人家都同意改建”上。
再早些,是老小区加装电梯,一楼的居民不肯签同意书。
PART
3
当事情跟每个人切身相关,建工新村居民可以自筹4.7亿重建小区;当事不关己,懒得表态。使得要用属于每个业主的维修基金,步履维艰。
PART
4
譬如北京,多部门联合发文简化程序,方便应急情况下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2023年8月再明确,房屋漏雨应急情况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可先施工抢险,再走公示、拨付资金程序。
某老小区楼道漏水 图源网络
住建部门可推动,类似房屋漏雨这样需动用专项维修基金的,如果集中在某幢或某几幢的,征得该幢居民同意后,就可先施工抢险。施工前,可在小区内张贴应急维修公示。
PART
5
在出台房屋养老金的同时,研究员觉得,各地的维修基金运转也要借机变得顺畅,磨合了10多年,问题都磨出来了,对症下药更管用一些。
哪里有好的经验,譬如北京的漏雨维修绿色通道,可以开现场会,在全国推广。
附: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解答
一问——为何要推行房屋养老金试点?
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是进入城市更新时期后,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既有房屋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既管基础,又管长远。住房城乡建设部在部分城市开展房屋养老金制度试点,目前各有关城市正在积极探索。
记者了解到,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入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新阶段,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从客观规律看,房子和人一样,会“变老”,会“生病”,为了房子的安全,就需要和人一样进行体检,查找问题,消除隐患。
二问——房屋养老金的组成和资金来源是什么?
该负责人说,房屋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两部分组成。个人账户就是业主交存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存按现行规定执行。
该负责人说,公共账户按照“取之于房、用之于房”“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的原则,由政府负责建立,从试点城市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一点、土地出让金归集一些等方式筹集,目的是建立稳定的房屋安全管理资金渠道,不需要居民额外缴费,不会增加个人负担。
三问——房屋养老金用在哪些方面?
END